2020年3月3日 星期二

新竹市

位於臺灣本島北部的都市,新竹都會區的中心城市,1711年建城,是北臺灣閩南人最早建立的城市。全市劃分為3個區,總面積104.1526平方公里,其西面臺灣海峽,南鄰苗栗縣,北邊、東北邊與新竹縣相連。全境除南半部屬竹東丘陵外,其餘為地勢低平的平原。古名「竹塹」,最早是平埔原住民道卡斯族「竹塹社」的所在地,又名「風城」,因九降風特別強盛而得名。

新竹市是全球高科技代工產業的重鎮,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於1936年代成立天然瓦斯研究所,國民政府時期於1970年代成立工業技術研究院及1980年代初期成立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,吸引大批國內與國際廠商的投資及許多高科技人力移居,加速台灣高科技工業的發展。
新竹市北半部位於頭前溪、鳳山溪、客雅溪沖積成的新竹平原上,地勢低平。南半部為竹東丘陵的西側延伸,最高峰為五步哭山,海拔184公尺。西部沿海地區有狹長的海岸平原,因源自山區之頭前溪、鳳山溪攜帶大量土石,經臺灣海峽強烈之中國沿岸流及東北季風影響,致西海岸平原逐步由兩河出海口處南寮向南堆積出淺灘,進而成為濕地、平原向海擴張,為一天然河流沖積扇之造陸過程;然新竹漁港完工後,此一現象不復,大量土石反成為新竹漁港淤積之元兇,且香山海岸線也不再對外擴張、甚至有陸線倒退、沿海沙灘流失之情況。


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圖片來源:圖片
影片來源:youtube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