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園市的核心區為桃園區與中壢區,並依族群分布及生活圈分為北桃園和南桃園。北桃園屬於首都生活圈,南桃園則是屬於桃竹苗生活圈。由於毗鄰臺北都會區及多項重大公共建設、許多投資皆位於桃園,再加上擁有臺灣規模最大的國際機場,使得桃園市近年來發展迅速,吸引大量外縣市人口移入、形成桃園中壢都會區。桃園呈現為閩、客、外省及原住民族等多族群融合之貌,桃園為台灣工業重鎮,也因為工業發達,既是臺灣引入來自東南亞外籍勞工人數最多的直轄市,同時也是越南裔新住民最多的城市。
依據桃園市國土計畫草案,未來桃園市的空間布局將改變為桃園、中壢、航空城三大主要都心,區分為桃園都會區域、中壢都會區域、桃園航空城都會區域、新鎮生活區域、鄉村發展區域、生態遊憩區域等六大空間發展區域。
由於地形、地質的關係,桃園臺地最主要的地理特色,就是遍布供農田灌溉用的人工埤塘,1963年石門水庫完成時埤塘曾達8,845個,贏得「千塘鄉」的美稱。有埤塘的地方往往發展成為聚落,埤塘的作用包括蓄水灌溉,養魚休閒,甚至是風水景觀兼具,因此,昔日桃園農漁牧興盛,物產富饒。即便迄今,許多桃園重要建築皆由埤塘闢建而來,也因此造就了桃園的「埤塘文化」。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圖片來源:圖片
影片來源:youtube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